准备金率和地下钱庄 #830

存款准备金率必然导致地下钱庄。这几乎是同义词。

一)金融系统

衙门办事,有一定套路。譬如说,人民日报很喜欢用的一个词是 「组合拳」。

组合拳:用税费,信贷,规划,宣传等一系列手段全面出击。

金融系统作为极重要的一环,在房地产 「宏观调控」 中当仁不让。

秀相的宏调调控中,涉及到金融的,主要是 「加息」 和 「加准备金率」。

纵观 2006~2008 年的历史,我们有印象的,基本就是一轮又一轮的 「双加」。

这几乎已成为月经事件了。每 28 天必来一次。

刚开始的时候,市场很兴奋。准备金率第一次启动,从朱镕基时代 7% 提到 7.5% 时,媒体专题做了一个报导。形容这是调节市场的 「巨斧」。

只不过巨斧似乎并没有牙签有用。一次又一次 「双加」 之后,药效基本为零。

一直到最后一次,20% 加到 21%,这时候,就连出租车司机都看出端倪了。

司机贩夫保安之流不由要问,20% 到 21%,对市场真的有作用么?

您是不是在忽悠我。

二)准备金率

在序言中,我们说水库微信这是一个商业号。所有的 「货币经济学」 学术性的文章全部剥离。

只不过这二章纯粹是 「金融政策」 调控分析。所以我们还是得写一点货币的原理。

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 「存款准备金」 的原理。他到底是不是调节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的一枚 「巨斧」。

答案不是的。

目前你所接触的,教科书上所有关于 「存款准备金率」 的描述,基本全是错误的。

存款准备金是什么,存款准备金就是息差。

存款准备金是作用于 「银行系统」 的。用来控制银行放贷金额的数量。

假设银行吸纳储户的利率是 3%,银行本身的运营成本是 2 亿。则我们有以下表格:

银行
吸收存款: 100 亿
利率: 3%
存款成本: 3 亿
运营成本: 2 亿
发放贷款: 100 亿
贷款利率: 5%

可见,银行发放给贷款用户。他签出的贷款利率就是 5%

好了,让我们再看看,有存款准备金的情况下。银行就不能发放 100 亿贷款了,他只能发 79 亿。全部的利润,必须靠这 79 亿贷款赚出来。

准备金
吸收存款: 100 亿 100 亿
利率: 3% 3%
存款成本: 3 亿 3 亿
运营成本: 2 亿 2 亿
发放贷款: 100 亿 79 亿
贷款利率: 5% 6.33%

可见,当你有 「准备金」 的时候,银行的 「息差」 就变大了。

他用 3% 吸纳存款,至少要以 6.33% 放出去。

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中,由于四大银行内部的腐败和奢靡,高昂的行政费用。政策性铁公鸡贷款安排,以及数不清的坏账。

中国的银行业 「息差」,要远远比理论值更大。

三)资金中介的角色

当我们倨傲地,高傲地,高高在上的宣布要 「调控」 银行业货币体系时。我们似乎忘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银行是什么」。

银行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角色。和钢铁业,煤炭业相比,也丝毫并不是一个更特殊的行业。

银行业,如果归根到底从学术上讲,他是被称之为 「资金中介」 的角色。

好比 A 有多余的钱想储蓄,B 有贷款的需求想借钱。而 A 不认识 B。

所以才产生了银行。

A 以 3% 存在银行,B 以 6% 从银行贷出来。中间的差价则是银行的利润。

从这一点讲,银行和链家中原美联麦田之流别无二样。都是一个 「中介」 角色。

我去买房子,上家收到 300W,下家要出 306W。其中的 2% 差价,就是链家的中介费。

好了,现在我问你,假设链家的中介费不是 2%,而是涨到了 5%,8%,10%,你会怎么做。

答案毫不犹豫。当然是跳中介。

当中介费实在太高,「手拉手」 交易就会盛行。互助卖房,58 同城,赶集网,互联网卖房之类行为就会兴盛。

高中介费的店家,如同远古恐龙一般倒下。

四)地下钱庄

p2p 小贷金融,地下钱庄,温州抬会,以及数不清的民间拆解,怎么来的。

因为你正规的金融渠道缺乏效率,所以才会有杂草泛起。

商业银行盛起于 15 世纪的威尼斯,因为当时的犹太高利贷商人缺乏效率。「商业银行」 才以更低的利率,企业化的操作,全面击败了犹太高利贷商人。

几百年以后,傲慢的官僚们,逐渐忘记了商业银行的本质。

经过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尤其是最近十年 「银监会」 罄竹难书,罄竹难书,罄竹难书的各种各项合规要求;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非常非常地缺乏效率。

商业银行,仅仅是一个 「中间人」 的角色。A 借给 B,需要你来服务一下。

假设我进银行的时候,先要搜身,然后饿肚子排一天的队,最后还要跪着和师爷签订文书,还要被剥削一大笔费用。

那我为什么 A 不直接去找 B 呢?

你本身是提供服务的一个企业。你为什么把自己当成大老爷呢。

你什么时候见过链家,中原,我爱我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客户呢。

「50 岁以上的客户不接」。

「脸上有麻子的客户不接待」。

「英超球赛期间不开门」。

「店长痛经期间不开门」。

五)准备金和地产调控

房子是由 A 卖给 B,一般通过地产中介带看交易提供居间服务。

我如果单单 「调控」 链家地产,能不能降房价?

譬如说,每一个时刻之内,链家公司必须有 21% 的员工,不许上班。集体到街道办公室学习马列主义。

链家中介只剩 79% 的人手,请问房价会不会降下来?

当然不会,因为房价的价格,关键是看 A 和 B 的 「供求关系」。

而你对中间人服务的破坏,只能导致生产力降低,全社会产能破坏。

服务业得不到服务。

另一方面,假如所有的 「实体店」 中介公司都必须派 21% 的员工,参加街道办马列主义学习研讨会。

则 「互联网公司」 就会兴起。一些体制外的,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的 「金融中介」,就会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所以 「高存款准备金率=地下钱庄」,这简直是一体二面。划等号的事情。

从秀相无限制加高存款准备金那一天起,我们就预言了 「地下钱庄」 的产生。[1]

存款准备金率就应该是 7%,巴塞尔协议规定的银行安全底线。

超过这个数字,毫无意义。

* ps, 说句题外话。我认为小川行长,未必不懂得这个道理。

只不过我们要结合大环境看。

大环境是什么。2003 年朱镕基一下台,朱的整套班底,几乎所有的 「技术性官僚」,统统都靠边站了。而被八宝饭 「政工系」 的人马代替。「政工系」 是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干活的和不干活的。

人家虽然业务狗屁不懂,可 「宫斗」 却是天赋技能点加满槽的。

小巛若不是红二身份,恐怕都保不住他的花翎。

在这样的环境下,换作是你,你也会毫不犹豫 「加准备金率」 的。效果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显示团结友谊,紧贴着中央调控的方向。「跟 D 走」。

至于疗效,啐了一口。「你丫不是政工系么,就算给你上点眼药,你看得懂么」。

所以我们加了一次又一次的存款准备金率。最终把 「银行」 这一个服务型行业逼得奄奄一息。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六)准备金率和物价

所谓 「准备金率降低 M2,通胀降低」。这样的说法,毫无意义。

因为物价降低了,你的工资也降低了。二者是抵消的。

而 「21% 的链家员工天天去街道办马列学习」,其实是破坏生产力的。破坏了服务业的产出。

所以整体社会是亏的。

外行纠缠于货币经济学原理,搞不清楚。

你只要套入 「dT >0」,一眼就看清楚了。

(yevon_ou@163.com,2016 年 2 月 19 日晚)


[1] 《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回收多少流动性》

天涯经济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37774-1.shtml

天涯房产观澜:http://bbs.tianya.cn/post-house-81696-1.shtml

《央行短视化,将导致更严重通货膨胀》

天涯经济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741156-1.shtml

天涯房产观澜:http://bbs.tianya.cn/post-house-31836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