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二天逛凯迪社区,无意中看见凯恩斯老先生发表于六十年前(1940)的一篇文章「凯恩斯:如何为战争付账」。不由拍案叫绝。
yevon_ou 觉得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值得展开一下。但是凯老是写于廿世纪四十年代,文笔晦涩,今天看起来已经颇为吃力。不妨让某用现代语言版重新解释一下。以馈各位同僚。
1)民用消费
众所周知,物质资产被生产了出来,就有了二个用途,「民用部门」和「军用部门」。
在一般情况下,这二者是协同发展的,好比 GDP 增长 10%,则民用增长 10%,军用也增长 10%,这叫作「民富国强」。随者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对外军事水平也强大了。
但在战争时期,账不是这么算的。
凯恩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什么要研究「战时经济学」,就是因为战争的时候,每一个国家都是竭尽全力。 将所有的资源投入作战。拼到最后一滴血为止。
战时的经济,和平时最大不同的一点,就是「民用部门」是不增长的。也就是说无论人民多么努力工作,「黄油」都是不增长的。增长的都是「大炮」。
在战时经济,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力增长了 10%,可能「民用部门」的增长为 0%,而「军用部门」的增长为 20%!
于是这就引发出了一个悖论,如果无论我们多努力工作,口粮都限死在每日 350 克,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勤劳呢?
当然,我们可以说一时的爱国心,崇高伟大的爱国品质。但是和任何的无私奉献一样,老百姓的高大无私,都不可能维持太久。
更何况说,利润/价格,本来就是物资珍稀程度的一种度量。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价格信号,我们又怎么能把国家战争潜力发挥到了极致?好比说,你怎么知道虎式坦克还是豹式坦克划算,希特勒如果知道一辆虎式造价可以换 2.5 辆豹式,一定会重新盘算了吧。
针对这个问题,凯恩斯以他天才般的前沿性思考,提出了「强制储蓄计划」。也就是说,工资还是按劳分配,但是不许你花。
好比市面上一共只有 350 克口粮,其他的都拿去军队打仗用了。而我今天赚了 10000 元工资,怎么办。
凯恩斯的计划是,无论你赚多少,只许提 500 元/月出来。其他的¥9500 全部要强制存银行里,原有存款也冻结。这样,你就只能花 500 元,最多也就买 350 克米。
这样一来,首先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保障。毕竟这还是我的工资。最多存起来了晚二年花嘛。其次社会上的物资供应得到了保证。虽然政府可怜巴巴地一共只拿出来 350 克供应民用部门,但也不会发生物资抢购。
2)战争税
讲清楚了「民用不增长,军用增长」的本质,我们再来看凯恩斯第二个见解。
第二个问题是,战争怎样筹款。政治家们,总是比平民大众更辛劳的。人民不知道,在完成一件事的背后,还有怎样的辛苦筹备工作。
首先,我们要知道,战争是什么。战争,就是物质财富的巨大消耗。
我们通过千里运输,把大量的军舰,牛马,弹药,食品,人员,运到了大西洋的另一岸。然后在一场烟花绚烂的表演中,焚烧殆尽。对于本土作战的国家们,还有可能被敌人炸毁工厂桥梁道路大坝等存量资产。
在普通和平时期,政府大约征收 GDP 总量的 30% 作为税收。这些钱,将用于公共事业,科技研发,社会救济,行政执法等等。
而在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往往要将其生产线上总产出的 70% 投放于战场。对于这场巨型烟花表演,谁来为之买单呢。
结论有且仅有一个,也就是我们的政府。
这问题就出来了,你仅有 30% 的收入,却花去了 70% 的产出,财政如何平衡,钱从何来??
凯恩斯为其政府开出了三条药方,那就是历年积蓄,国债,提高税率。
我们先来看提高税率。如果一个国家当年要达到税收平衡,那他的总税负就得高达 70%。想象一下我们如今的 15% 所得税已经让小白领叫苦不迭。如果要征收 70% 的所得税,70% 的增值税,70% 的营业税,70% 的消费税,70% 的关税,70% 的农业税,70% 的车船使用税。。。。。。。
一个国家的总税负 70%,是不可想象的。高达 70% 的高额税率,只会让偷税漏税肆意横行。即使不偷税,企业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即使不降低,创新性冒险性的新行业行为也会大大减少。雷达估计就没人开发了。
在战争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地调高税率,但无论如何,70% 是不可想象的。
好,假设我们现在把总税率由 30% 提高到 45%,这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
接下来看第二个解决方案,国债。
发行国债,理论上是有一个很大的数量的。国际上不乏国债总数额高达 GDP 总量 150% 的国家。某些利率特别低的国家,如日本,甚至高达 GDP 总量的 220%。当然,这个比例不可能再高了。简单地计算一下,利息比财政收入还高啊。
好吧,假设我们现在可以发 GDP 总量 150% 的债券,而战争开始的时候,政府的财政状况还很善良,仅 50%。这样就有 GDP 的 100% 的差额。
这样一笔钱,可以用多久呢。按照 70% 的花费,45% 提高后的税率,大约可以用四年。也就是说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以后,大家也都是精疲力尽,再也打不动了。
最后,还有政府历年的一些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再卖掉一些海外矿产之类的,又可以多支撑一年。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勉强大约可以支撑五年。
可是,凯恩斯还隐晦地提出了另一条出路,第四种方案,最终解决战争筹款问题。我们第四章再讲。
3)买单者
知道了政府要花去 GDP 之 70% 的巨额物资,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谁来为此买单呢。哪一个纳税人来为此付账呢。
工人阶级,以其一贯的好吃懒做,自私自利,逃避责任。工会领导人提出了,「富人全付,穷人还要再拿补贴」。凯恩斯以其掩饰不了的厌恶,提出了「国家兴亡,人人有责」。
穷人妄想不承担责任是不可能的。
首先,我们要公告一点,在任何时候,战争,打的都是有钱人的钱。永远都是有钱人在养活着穷人,供养着战争。是英国上流精英绅士在支持着战争的巨大消耗。
用国力的 70% 去作战。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人均削减七成。好比我工资本来有 10000 元的,战争期间拿到手就只有 3000 元。工资本来是 2000 元的,拿到手就是 600 元。
但这样的方法,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生活最低必需保证。好比在这一个城市里,生存至少必须每月 1000 元。则 600 元就不能活了。无论如何,你也得给他 1000 元。
这样一来,战争期间的穷人阶级,实际出力就少。好比 10000 元->3000 元,边际税率为 70%。而一个 2000 元->1000 元的穷人,其边际税率仅只有 50%。
而如果一个本来就拿 1000 元的赤贫穷人,其边际税率甚至为 0。也就是说,如果他不上战场的话,这场战争他就没有出任何力。
纯粹是有钱人在保卫着他,养活着他,为他抵御了希特勒的攻击。
在凯恩斯的文章里,其「穷人」的划分线为每周收入 5 英镑。值得说明的是,当时的 5 英镑和我们现在 500 元人民币购买力接近,也就是年薪 25000 元的概念。这样的人,占当时英国社会的 85%。
在凯恩斯的计算中,即使把 5 英镑以上人群的所有>5 英镑全部拿走,也仅仅能满足战争 1/3 的军费开销。毕竟富人虽然钱多,但他们的人少。
要满足 30 亿金英镑的庞大军费开销,则穷人阶级不得不出力。85% 的人群都想逃避责任,是不可能的,也是无耻堕落的。
如果 1000 元是每月最低生活标准。则「穷人」们也该出力。把他们 2.5 英镑以上的部分都拿出来,乘上 85% 人群的庞大基数。这样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最终挖掘。
顺便说一下,现在中国社会有一种思流。月薪六千八千的都不愿意付所得税。最好全部让 1% 最富裕人群,负担中国的全部税收。
这个愿望是好的,但实际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通过简单地计算,即使把 1% 人群,六千元以上收入全部拿走。也无法满足中国 30000 亿税收的一个零头。
所谓「工薪阶级」占所得税 60% 之类的宣传,完全是不负责任的误导。工薪阶层占人数的 99%,付六成税是正常应当的。
而其反面的说法,应该是「1% 最富裕人群,支付了 40% 的所得税」,瞧,多伟大,多崇高。
言归正传,事实上,即使 5 英镑以上的月收入,你也不可能全部收走。如前文所说,在任何一个再暴虐的国家,45% 的所得税也几乎已是一个极限。而还要考虑避税的问题。
在原文的文章中,凯恩斯附了一个很复杂的推衍表格算法。结论是「穷人」必须要付税,税率大概 25% 左右。工会领袖个个都是混蛋,卖国贼。胆小鬼和懦夫。
推衍表格比较繁琐,又复杂,有兴趣读者可以自行研究试算。但「穷人」必须付税,才能凑齐 30 亿金英镑。
4)通货膨胀
最后,来让我们谈一个小秘密,在原文中,凯恩斯仅很隐晦地用隐喻笔法提到了二次。也作为我们的深入解释。
如果军费高达 GDP 的 70%,政府最终实在无法应付开支。那么,除了历年积蓄,国债,提高税率之外,还有没有第四种解决方法。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财务危机。
其答案,就是「纸币膨胀」。
高额税率,引人厌恶。在任何时候,向老百姓派遣税吏,总是不受欢迎的举动。加赋加税,简直就是政治自杀。而国债是要还的,归根到底,国债还是要由税收来支付的。国债也是慢性自杀。
真正最最让政府心动的,就是通货膨胀。如果在战后金马克贬值 100 万倍(1921 年德国),就意味着政府不必偿还任何债务。而且没有税吏的反感和政治风险。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
一般而言,社会上的存量货币资产,大约相等于 GDP 的 200%,既我们今日的 M2。如果政府滥发纸币,让通涨增加二倍,就可从民间剥夺相当于 GDP100% 的财产。
如果通涨四倍,人民币缩水四倍,200% 的 M2 变成了 50% 的购买力,就可以从民间剥夺约 GDP150% 的巨额财产。这些钱,一般情况都足够应付战争的历年开销了。
所以说,战争,一般都伴随着通货膨胀。即使不是在战中,战后也会发生通货膨胀。在未获战争赔款的情况下,更是百分百地会发生通货膨胀。
学史以通鉴,聪明的读者,您清楚了吗。
(yevon_ou@yahoo.com,2005 年 1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