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只有一个解 #F2330

AFD62C0F35B64A82967AE43229AD44AC.jpeg

养老只有一个解 #F2330

缸中之水

一)养老

周一我作为嘉宾,在《财经郎眼》上电视。主题是 「养老」 问题。

我发现国内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在 「养老金」 的计算上,都算错了。

首先我们看一下,传统的 「养老金」 计算方法。包括欧美数值高达几十万亿美元的 「理财规划」 行业,他们通常会给你建议:

1)长期储蓄,拿出至少 1/4 的收入坚持投资

2)分散投资,类似 60% 股票+40% 债券

3)以金钱为主

E696E8B7E13F431994C5371D24C19E24.jpeg

包括在我们这一期节目中,主办方引用了某著名 「财经专栏」 作家的观点:

养老金复合回报率,必须达到 6%,才能覆盖养老生活。

经过无数次精算,测算,插值,外延法预测,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八位。

某专栏宣称,「股票+债券」 年均回报 6%,可以保证你每月 7500 元的退休生活。

我想说的是,他们的算法,完全都是错误的。

哦,那正确的算法是什么。

如果不是 6%,是否应该达到 7%,8%;抑或每月存款增投几百,才能保障我们的退休生活?

正确的回答是,无论 「理财」 回报率多少,都不可能保障你的养老生活。

所谓 「精确的错误」,计量经济学,从头到尾都是错误的。

根本就不是这个公式。

二)财富的实质

极少有人思考 「哲学」 上的问题。

例如,「财富」 的实质是什么。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财富」 到底是什么。

你要问,一个人有多少钱。绝大多数人会立刻回答你,口袋里有 300 元,银行卡里还有 30 万元。

300300 元,似乎是一个精确的数字。

你继续再问他,300300 元,代表多少 「财富」。

他估计会瞠目结舌,三十万就是三十万。哪还有 「多少」 财富。

麦当劳的汉堡 18 元一个,大概可以吃廿年的汉堡。

普通人短视,而且鼠目寸光。

他们只能看到眼前三寸,并预期整个世界,只会以 「极其微小」 的幅度改变。

自信汉堡就永远 18 元/个,最多涨五毛钱。

一旦房价翻了五翻,他们就破口大骂。

2019,中国水果涨价地图

A33FB50CB50E412F9672A45D763C6ABC.jpeg

而在真正的经济学中,几乎所有的人类财富,都是 「现在时」。

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商品,可以储存超过三年。

譬如我现在在头等舱贵宾厅,俺喝的酸奶,保质期只有三天。小饼干,保质期十五天。

烟熏培根,六小时。

哪怕最长久的 「巴氏消毒法」 牛奶,也不过才九个月。

3A91B8C9B489403F9F878996C9B30444.jpeg

进一步地看,大多数的内衣,磨损期是二年。

皮鞋,大概九个月。

灯泡二年

洗衣机,五年

电脑磁盘,三年。

汽车,中国法律强制报废十二年。

大城市每天产生数万吨的垃圾,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任何一件消费品」 存在周期都不超过九个月。

然后就会变成垃圾。

即使是耐用消费品,甚至大型机械,往往设计寿命也就十几年。「航龄」 超过十五年,航空公司也不敢让你再飞了。

7C70E33934244F7FAE44D015EF59BEAB.jpeg

这说明什么呢。很多人对于 「财富」 的想法,是一种 「存量思维」。

好比说,我有 30 万存款,大米 3 元/斤,仓库里就有 10 万斤大米存在。物资和钞票一一对应。

真实情况呢,财富是一种 「流量思维」。

好比一个浴缸,一头在蓄水,一头在放水。

  • 蓄水:生产,物资增加
  • 放水:消费,物资减少

(纸币之所以还能买到东西,只不过这个系统还没有崩盘罢了)

人类几乎所有的财富,都是在二三年之内生产的。

如果人类停止生产,二三年之内,就会把财富消耗光。

你看中国古代史书,史书中不乏 「圣君贤相」。例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帝国盛极一时。

但是,哪怕再富裕,再强盛的祖先,也难以避免唐帝国到末期 「天下大旱,饥民遍野」。李自成,刘宗敏到处乱窜。一斗米一万钱。

因为古代缺乏 「粮食存储」 技术,财富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积蓄的。

「七年丰收」,哪怕再多的风调雨顺,也不过几年好日子。

「一年灾荒」,只要一年就可以把存粮吃光。连荒三年,崇祯就有麻烦了。

你看美国的 「末日片」。一旦小行星撞地球,或者丧尸爆发。

这个时候,生产完全停止。人类只能靠超市里的存货存活。

一旦 「生产」 断绝,你的储蓄有用么。

你有几十万美联邦的债券,几百万的存款,有用么?「金融资产」 代表财富么。

  • 第一天,有 30 万纸币,10 万斤大米
  • 第二天,有 30 万纸币,1 万斤大米。
  • 第三天,有 30 万纸币,0.1 万斤大米。

请问第一天,超市大米售什么价?

答案是天价!给多少钱都不卖。

三)金融财富的真正含义

那么,你奋斗了一辈子。最后积攒下 300 万 RMB,准备养老。

这个 300 万元,在 「流量模型」 中,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代表了一种财富索取权。

  • 爸爸辈有 300 万储蓄。
  • 儿子辈产能 30 万元/年。
  • 儿子要上交 10 年 「劳动成果」 给爸爸。

  • 爸爸有 30 万储蓄。
  • 儿子产能 30 万元/年。
  • 儿子要上交 1 年 「劳动成果」 给爸爸。

  • 没有爸爸
  • 儿子产能 30 万元/年。
  • 儿子不用上交任何 「劳动成果」 给爸爸(适用于某些极年轻的国家)。

这是全社会的 「货币体系」。

只要你承认货币,你就必须承受原 「纸币持有者」 的购买力,承受剥削。

除非你另外发明一套货币。

四)养老问题唯一解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讲讲 2040 年的 「养老问题」。

到了 2040 年,如果你想要获得 「高品质」 的生活质量,物资消费,服务业消费,充沛而且廉价舒适。

你最好指望 2040 年,中青年人口多,生产力极度旺盛。

你的名下,有多少钱。「养老金账户」 有多少余额。

这是一个 「分蛋糕」 的概念。牵涉到你的份额。

而 2040 年,牛奶酸奶皮鞋衬衫磁碟,生产有多少,这是一个 「总量」 概念。

蛋糕做不大,大家一起死。

我们设想一个极限情况,假如所有中国人都不生孩子

所有人都及时行乐。然后假惺惺地,象西方白左一样把钱投入 「理财」。

那么到 2060 年,也就是你 80 岁时。

全中国全部都是 80 岁老人。

蛋糕为 0

全中国全部都是耄耄老人,白发苍苍。只消费不生产。

中国所有的库存超市,2~3 年肯定吃完。

护工一小时 10000 元/小时。

理财滚了几百万,只够你花半个月。

五)微观解释

许多人都知道 GDP 公式,GDP=投资+消费+出口

GDP=农业+工业+服务业

但是中国的教科书,没有教另一个更重要的公式:

GDP=劳动人口 * 人均生产力

其中,受科技水平所限,「人均生产力」 有上限。

当 「第三次工业革命」 所有果实,消化殆尽。

目前的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不过增长 1~2%

发达成熟国家的 GDP,严重和 「劳动」 人口成正比。

如果 80 岁的耄耄中国人,都没有孩子。没有中青年劳动人口。

到了 2040 年,2050 年,我们的 GDP 会断崖式下跌

从微观上讲,GDP 下跌,意味着 M2/GDP 急剧上升。

如果没有孩子,通货膨胀会涨到恐怖的地步。

电视机 2000 元,安装电视机收费 88888 元。

  • 你看,在这里,宏观/微观是打通的。
  • 宏观:所有物资,都是当代人生产的。
  • 微观:没有物资,M2/GDP 通胀会极其严重。

到目前为止,主流媒体对于 「养老筹划」 的算计,全部都是错误的。

他们始终在 「金融回报」 的箩筐里,打圈圈。

可是哪怕你 「投资回报」 再高。回报率达到 10%,12%,数年翻一倍。

你可以控制 2050 年的人口么?

如果没有人口,物价一定涨。

这是不可能靠 AI 来弥补的。

若等到你退休时,正好迎来了人口的 「大断层」。

真是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啊。

六)结语

对于每一个人,努力地提高自己 「理财」 回报。养老金多一点,多切点蛋糕。

微观上无可厚非。

但是在国家,全民族的层面,解决 「养老」 问题。绝不可靠如此刀牍之吏。

甚至整个 「社保基金」 的回报率,都是无足所谓的。

对全体中国人而言,2050 年的养老质量,有且仅取决于一件事:

生孩子,生孩子,生孩子!

(yevon_ou@163.com,2019 年 5 月 20 日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