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质——兼谈 M2/GDP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二个帖子。和本文发展有关:

《欧,M2 是你们炒房炒出来的, 跟央行无关》

《没有文化真可怕》

当年对于货币,信贷,M2,M2/GDP 产生了一些争议。我向来没有给文盲施教的精力,一直过了一个多月。想起来了,补文一篇。

1)总纲

任何一个系统或者组织,都在竭尽所能地削减成本 —— yevon_ou

在东海之巅,蓬莱深处,有一个岛国,叫做扶桑。扶桑是一片一滴油也不出产的国家(注 1:日本产少量的海洋石油),所以整个国民经济,高度依赖进口石油。

对于这样一个国度,却诞生了全世界最省油的经济。日本人擅长把电子器械做得非常微型化,日本车出了名的省油,日本国内大量使用节能设施和可再生能源。整个国家小巧而精致。

这个范例说明的是,任何一个系统或者组织,都在尽可能地削减成本,减少消耗。这样他们才可以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譬如说你是一家公司,你就要尽可能地削减支出部分。你是一个家庭,你就要开源节流,保持同样生活品质下,付出去的钱越少越好。

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

2)金融

那么,金融是什么呢。

金融乱花迷人眼,我们似乎每一天都在接触金融,但却又说不清楚金融是什么。包括一些很高层的资深专家,陈志武写《金融的逻辑》,但其实他也不明白金融是什么。

是股票?是债券?是利率?是融资?以上都不是。

对于一个大型超大型的集体来说,譬如 2300 万人口的上海,你把他所有的部分看成一个整体。把工商业,居民,银行,证券,股票,信托,一切的金融活动看成一个整体。那他是什么?

他就是 City,一个名叫上海的 City。

我们考察一下这个 City,这个超大型庞大系统,他需要 「输入」 些什么。

他需要输入粮食。

他需要输入能源。

他需要输入铁矿石。

他需要输入货币。

当然,上海也有一些 「出口」 给兄弟省份的东西。不过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我们关心的是第四条,上海需要 「输入货币」。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古罗马的皇帝,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满足地中海统一之后日益增加的商贸需求。

黄金本身是一种 「通货」,通用货币。

譬如地中海统一之后,商业极大繁荣,众多的商人需要彼此之间结算。商业有多大,对于金币的需求就有多大。

后来这事怎么解决的?罗马皇帝印了许多掺银的金币,市面上金币就很多了。

回到上海的例子上。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上海经济不断发展,商贸规模不断扩大。商业越大,对于 「货币」 的需求也越大,简单可视为正比。

那么,上海本身譬如只有 1000 亿纸币,100 元*10 亿张,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这些纸币不够用。

他就必需 「进口」 纸币,从北京派一辆火车,装满了纸币开进来。

3)惊悟

好了,现在回到我们第三步,也是许许多多 「专家」 一辈子没有领悟的关键一步。

—-任何一个系统或者组织,都在竭尽所能地削减成本

就好像日本在竭尽所能地优化能源使用,减少 「石油」 进口一样。

你把 「上海」 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所做的事,就是竭尽一切所能,尽量减少 「100 元钞」 进口的数量。

你要知道,日本进口石油,是要付钱的。譬如用 Toyota 生产的汽车去换。而日本人就少了汽车。

同样道理,上海从北京 「进口」 纸钞,是要付钱的。譬如用上海人生产的 Volkswagen 帕萨特汽车去换。于是上海人就少了汽车。

对于整个系统来说,要尽可能地削减成本。那怎么办,上海人就要尽可能地减少 「进口」 纸钞。

日本人省油的技术,是尽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一滴油当几滴用。

上海人省纸钞的技术,是尽可能提高纸币使用效率。一元钱当几元钱用。

一元钱怎么当几元钱用呢,这就叫金融。这就是金融的本质。

4)金元融通

金融最初的意思,金是黄金,融是融通。

一元钱怎么当几元钱用呢。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靠融通。或者说是信贷。

譬如说,到集市上,我要卖掉三头羊,换回了你的十只鸡。

在正规的教科书中,我要先把三头羊卖掉,换回 5 个金币。然后用其中的 3 个金币,买你十只鸡。

但是,有了 「金融」 之后,整个市场上一枚金币也不需要。

我跑过去,和你说,「我这里有三只羊,你看见了」。

「看见了」。

「那我是一个富人,你相信了」。

「相信了」。

「现在我拿走你十只鸡,作价 3 枚金币。等我羊卖掉了,就把钱给你」。

「成交」。

可见,在后者的交易中,整个市场中并没有多少金币。或者说,对于金币的需求,大大地减少了。

金融的使用,就好像日本省油技术一样。原来 3 滴油才能跑一公里,现在 1 滴油就能跑一公里了。

原来 3 车皮 「100 元钞」 才能满足上海商贸需求,现在 1 车皮就够了。

一个系统,会自发地产生金融结构,原始社会并没有银行信托证券 PE。金融的产生,是帮 「整个系统」 减少资源输入量。

减少上海受北京的剥削。

5)影子银行

现在就不难分析,为什么在北京,三监一会,打心底里不喜欢金融创新。

因为 「省油的技术」 绝对不能提高。八嘎,一缸油跑 800 公里了,俺们中东的石油大亨,喝西北风去啊。

中国历来无耻的事情甚多,但中国央行堂而皇之地提出 「宽货币,紧信贷」 无疑是其中一条。

这句话的意思,简直就是说,你们日本国要大大地从中东进口石油,但又不允许发展本国省油技术。

从另一方面说,我们也不难理解,中央政府,为什么对 「影子银行」 如此仇恨,简直污蔑抹黑毁灭到咬牙切齿。

这就好像说,中东的王子们,不仅不允许日本发展省油技术。而且目前还看见日本搞新能源,风电,热电,太阳能了。

 「影子银行」,相对于一个 City 大型系统来说,就是新能源。

区别是,中东王子们不能限制日本人搞太阳能。中国中央政府,却可以捣毁温州的影子银行。

6)货币的金额

我今天出门,忘记了带钱包,问小顾借了 200 元钱。请问,我有没有增加货币供应量?

我看中一套房子,手里没钱。问小李借了 50000 万醋款当首付。请问,我有没有增加货币供应量?

哦,这个问题有点难。你不如问,「我有没有减少货币需求量」。

答案是肯定的。

减少需求,和增加供应,二者是等效的。都是减少了北京对上海的剥削。

这里我们要推到另一个话题,M2 是什么。

当一个大型超大型的系统,譬如说 2300 万人口的 City。

他一开始有 1000 亿的现金。但系统内部有复杂的金融结构,这 100 元*10 亿张的纸币,就可以满足 5000 亿,7000 亿,9000 亿的商贸交易需求。

我们所说的 M2,其实就是这个 「复杂的金融结构」 的衡量度。

这个城市,这个 City,内部结构究竟有多复杂。一滴油究竟可以衍化成几滴油。教科书说,用 M2 这个指标来衡量。

在 19 世纪的美国,以及 2000 年~2010 年的中国,金融的世界很简单。银行,存款和贷款,占了绝对大头。

所以当时,对于这个 「复杂的金融结构」,其衡量也很简单:看看银行业的规模。

所以历来人们衡量这个 「复杂的金融结构」,都是只看银行扩大的信贷倍数。譬如一元存款,经过几次存款准备金转存,最终成为了 3.3 元~3.5 元贷款。

所以我们认为,这个 「复杂的金融结构」,把资金放大了 3.3~3.5 倍。一滴油被当成了三滴油来用。

那么,我之前说的那个 「想买房子,问小李借了 5 万」,被统计进去了没有。

答案是没有。

那么,「小李先存 5 万在银行,银行再借 5 万给我」,这个模式有何区别,被统计进去了没有。

答案是,没有区别,被统计进去了。

可见,M2 统计的,仅仅是能够被统计的部分。在市场上,还有大量的 「省油」 行为,无法被统计。

进一步地问,社会上放高利贷的,被统计进去了没有。

答案是没有。

企业之间的赊账和购销,统计进去了没有。

答案是没有。

银行发的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代客贷款,统计进去了没有。

答案是没有。

承兑汇票,远期支票,虚开信用证,统计进去了没有。

答案是没有。

事实上,City 是一个无比庞大的系统。你永远不可能统计上所有的 「省油」 技术。

M2 只是一个粗糙的粗估值。主要统计银行系统的资金利用情况,衍生放大倍数。

但是,2300 万人口的大城市无比复杂。借款,赊账,斯玛特卡,联华 OK 卡,超市美容卡,各种各样节省 「纸钞」 的环节,每一个都在创新。

任何一个系统或者组织,都在竭尽所能地削减成本 —— yevon_ou

M2 永远只是一个粗糙的估算值。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一滴油能被大城市 「复杂的金融结构」 衍化成几滴油。这个倍数永远没有人知道。

我们所知道的是,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个人,都在尽可能地少用油。

7)推论和分析

理论是理论,理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现在我们要讲一些更实战的东西。

其一,货币天生具有通胀性

 「省油」 技术,永远是在不断深化的。哪怕其他一切因素不变,大城市本身,也会创新找到越来越少使用基础货币的方法。

也就是说,1000 亿现钞放在上海,随着金融的不断深化,本身就会被衍化成为 3000 亿,5000 亿,9000 亿……

或者说,人类对于纸钞的需求,本身是不断缩减的。

就好像说,日本随着精细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肯定是日渐减少的。

但日本本身的经济在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又会增加。

这二项因素相累加。譬如上海 GDP 每年增长 10%,那么对基础货币的需求,应该是增长 10%-1%=9% 左右。

略低于 GDP。

其二,中央政府引发通胀

每年 GDP 实质增长 10%,货币应该增长 9% 左右。

而中央政府实际货币增长超过 24%,所以每年 15% 的通胀,是中央政府引起。

其三,影子银行有利民众

将 2300 万人口视为一个整体,则其内部的金融结构再如何地复杂,其实是减少了纸币 「进口」 的数量。

这件事,对整体 2300 万人是有利的。也就是说,金融越多,衍生越多,民众越富。越少受北京剥削。

其四,金融导致物价上涨。

再回到置顶那二贴和胖霉菌的争论之中。使用房贷,会增加整个系统中的金融行为。胖霉菌怒斥说,因为房贷,所以导致房价上涨。

答案很简单。见第三条,将 2300 万人口视为一个整体,则金融的使用,是整体受益的正和游戏。

(yevon_ou@yahoo.com,2013 年 5 月 5 日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