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就是接盘侠 #F1750

中产就是接盘侠 #F1750

中产转身慢

一)       海河计划

这二天,看了天津《海河计划》的方案,还有芸姨写的《时尚荟萃》,若有所悟,突然想到了一些道理。

在我们这个世界,其实发生着一个怪圈。头尾相衔。

中产阶级,在努力地模仿着上流社会的一切。从衣着,到饮食,到兴趣爱好的一切。

而上流社会,则努力在 「摆脱」 模仿。追一步,逃一步。一追一逃。

(扑克牌中的大小怪,典型法国贵族的船鞋。目的就是绝不会有农夫穿它)

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度发达。这就导致普通的消费品,乃至于钢琴,骑马,登山,这些昂贵嗜好,都不再有消费门槛。白领咬咬牙一样能学。

LV 包包前台人手一个。

米其林三星,花钱预订即可。

为了摆脱中产,「潮流」 变更的速度在加快。从太阳王时期的一代人一变,到现在的一年半载就变。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中产和富人是有差距的。

无论眼界,毅力,人脉,可以调用的资源,信息网络,智慧。穷人的弱,是全面的弱。富人的碾压,是全面的碾轧。

所以呢,这里面肯定是有点问题的。

并不是简单的 「追逐—逃避」 游戏这么纯白。

二)       知其然

精英了解更深规律

中产只能模仿,拷贝,皮相

每个人知识点不一样,每个人生命长度,行动牌数都不一样。

精英要比中产强一截。这一节在于;

  • 精英是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而中产是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精英知道一件事。是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知道它的前置后置条件,知道它的应用场合。

譬如说,法国的 「法式大餐」,享誉海外,全球 1/3 的米其林餐厅,位于法国。

但其实,法国的 「大餐」 地位,因为法国是西欧国家中,最早完成城市化,工业化的。

当时,英国工人还在雾都煤矿中,每周工作 7 天。吃炒豆子拌鱼骨屑。

而法国却早已进化出了宫廷,贵族社会,无止尽的假发舞会。

至于德国,德意志不存在的。

英国菜:《「大象」 的舌尖之四:从美食之邦到黑暗料理

但是,到了 400 年后的今天,法国 「大餐」 的地位,早已不如从前了。

吃过米其林的人都知道,「不怎么样」。

你今天还以蔚蓝海岸法餐高脂肪高奶油为荣,很 Low 的。

近年来,以澳洲,南非,美国为首的 New World 葡萄酒攻城掠池,法国意大利 Old World 葡萄酒香水一败涂地。

大家都是蒸馏产品,有什么难学的。澳洲阳光更充沛。

再譬如说,你翻出 19 世纪的国际文献,几乎所有的外交协议,都是用法语签的。

俺语文课老师讲到此节时,解释是 「法语是非常精确的语言,用于国际文书减少歧义」。

狗屁,你看看 21cn 的联合国档案,几乎所有的重大外交合同,都是用 「粗鲁的」 英语签的。

英语取代法语,其背后的实质,是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和法语国家相对的实力下降。

参阅:《中美联合声明一出,法国却委屈地哭了

近期朋友小孩读上外,法德日俄,四大语种选修一门。

传统意义上,欧美学生的 「第二外语」 都是首选法语。

我说别了,您修德语吧。

德语好啊,未来的 30 年中,欧盟主导者肯定是德国。德国是强盛的上升轨,法国是下降轨。

而中国精通德语的人口,特别少。至少远远低于中法交流。

未来如果中德贸易,技术进口,甚至考个德国合规证,律师证。在国内绝对就是稀缺资源。

参考阅读《德国为什么一直苦苦支撑着欧元?》

www.zhihu.com/question/28667070/answer/397934829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呢。

  • 富人知其然,可以抓住历史变化。
  • 平庸的中产阶级,只会继续吃法餐。

三)       出国留学

前二天我朋友圈转了篇文章《赌博网站的骚,闪瞎了我的腰。。。

这其实是个 「套中套」 套路。因为我又转了一次,所以它又多了几千阅读。

而 Casino 的名字,依然可以从文中拼、搜出来的。

真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其中这段文字。

为什么,为什么三线城市依然把 「出国深造」 当成一条光明的前途呢。

我们来看一下,一个 「中产阶级」 家庭的典型套路。

1) 买学区房

2) 读本科,硕士,博士

3) 出国深造

4) 学习钢琴,小提琴,芭蕾

5) 进大公司做白领,以工薪收入为荣

6) 买世界名牌,武装自己

7) 大爱无疆,不生孩子

这一切所有的模仿,全部都是坑

一架钢琴,至少需要 2200 个零件。在 19 世纪,是一件超级昂贵的东西,同时也是富家小姐的象征。

可是在 21cn,钢琴已经是中产阶级都能负担的小资物件。钢琴谈得好有什么价值,你想在火锅店门口伴奏么。

同样道理,1979 年 「高考」 恢复的时候,大学生直接就是国家预备干部。存量稀少。

在粮食匮乏的年代,大学生不仅每月可以领到免费的米和油,而且很容易被提拔到县长镇长。

但是 1999 年 「大学扩招」 之后,大学生就不值钱了。

今天,硕士,博士,博士后更不值钱。

你父母一心一意让你读学历,也是一个无敌深坑。

我们今天的新手村经验,全部都基于父母一辈。

一个人从懵懂到 20 岁,他是没有时间刷 「经验包」 的。

他的所有谋生技能,所有世界观,路径依赖,都是传授于他的父母。而你父母国企打工一辈子,坐井就观天。

作为一个中产阶级,你永远都只可以 「窥见」 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你其实并不明白,上流社会是怎样运转的。

  • 根据你父母的观察,当年的国企领导都是大学生。
  • 根据你父母的观察,80 年代 「洋人」 显贵无比。「假洋人」 跟着沾光。
  • 根据你父母的观察,贵族小姐都是谈钢琴的。
  • 根据你父母的观察,外国人都靠炒股票发财。

中产阶级只擅长模仿,并不了解事务本质。

他们的技能点数,仅止于此。

四)       接盘侠

好了,若我们的文章只写到这里,那还仅仅是对中产阶级的吐槽。和浓浓的 「精英—屌丝」 鄙视感。

我们想说的是,在某些设计下,中产可以成为 「自然而然」 的接盘侠。

举个例子,比如说 「邮票」。

邮币卡市场,已经完全崩溃。不仅成交量稀少,而且 SOV(Share of Voice)在主流媒体上也不见踪影。

按照水库专业术语的说法,叫做 「IP 已经过时」。

不管你曾经猴票,一张是卖 100 元,500 元,1000 元。

现在不是价格的问题,是根本出不了货。除非几个庄家对倒。否则整版整版的猴票,谁会花 100 万元买你一些纸片。

但是如果你把时针拨回十年,十五年。在 「散货」 阶段,的确是有大量中产阶级 「接盘侠」 的。

有的中年眼镜男,工厂里的师傅,留下给孩子,铁饭盒二盒邮票。都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红木,茅台,鼻烟壶,蜜蜡,甚至钻石。

然后你再想想,争夺了一辈子,国营厂里的科长职位,文征明的字画,乡镇中心的老房子…………

当一个时代改变时,中产并未改变。

他们依然拙劣地模仿着旧贵族的生活,于是就成了接盘侠。

当他们终于买得起贵族用的 「身份品」 时,他们就成了接盘侠。

贵族们已经撤了,把土地田契留给你。

Samsung 的市值,第一次超过 SONY 时,你不应该说,「三星是什么东西,索尼帝国如日中天时,他还是个棒子」。

中产阶级的惯性,使你延读了昔日的尊卑秩序,并接盘 SONY 股票。

今天,三星的市值,已超过 SONY 五倍。

和田玉价格崩盘时,你千万不要说,「哇,以前是贵族用品哎」。

你冲进去,几万元买块玉。现在就是接盘侠。

当然,价格崩盘最严重的,还是这位老兄。据说 4.5 元/斤,肉食价值丰富。

五)       收割中产

我们研究整个投资游戏的收割规律,有点象小时候玩的游戏,「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大家还记得怎么玩么。关键是甩尾。

先向左边跑,跑跑跑,形成一个 @圈。

再猛地向右边跑,@尾巴后几个小朋友,来不及转头,于是就被抓住。

在我们真实的世界,中产学富人,中产抄富人。

富人买什么,中产就买什么。富人投资什么,中产就投资什么。

赚钱的秘诀,是 「猛转身」。

时代变了,红木一文不值,钻石一文不值,迈克尔·乔丹的签名一文不值。

当精英阶层抛弃某一类 Taste 时,中产阶级只会模仿。

来不及变轨,猝不及防,模仿者就成了接盘侠。

  • 「这块和田玉,以前卖 30W 的,我特价 8W 就买到了」。
  • 「哎呀,Coach 打对折,赶快去抢呀」。
  • 「哎呀,天津户口,高考不要太划算哟」。
  • 「茅台是瓶好酒,以后可以传一辈子的」。

「惯性」 和模仿,使得中产阶级是理想的对手盘。

中产天生就是接盘侠。

(yevon_ou@163.com,2018 年 5 月 22 日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