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流动性?骗什么傻子

近期文思枯竭,本没有什么新的思索心得。写了一篇《央行短视化,将导致更严重通货膨胀》,承蒙受到了 tianya 封推待遇。看到诸多网友回帖,突然发现颇有欢乐之处。

中国长期教育错误的经济学,中国小白是最愚蠢的。只要给他一个新的概念,就可以继续骗他许多年。

提高准备金率是为了对冲流动性?开什么玩笑。

一)被抢劫

我和一群朋友一起去户外野营,爬山外加丛林探险,突然冒出来一帮山贼强盗,抢走了我们团体的 200 元钱。

对于这次抢劫,经过讨论,我们一群人决定作出如下安排:

1)张三借给李四 200 元,作为应收帐款。

2)王五付给张三 200 元,作为预付帐款。

3)赵六借给王五 200 元,并以张三欠王五的 200 元作为反担保。

4)赵六把王五的借条,分割成 100 元的二份,卖给冯七和周八,作为再保险,并收取 2 元佣金。

5)冯七和周八,各支付 10 元给朱九,作为赵六违约金。

6)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冯七,周八,朱九,每人支付 5 元给队长潘十,作为确保合约履行的税金。

7)潘十承诺在李四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时候,提供过桥贷款。

8)李四收购赵六 30% 股份权益,成立有限公司

9)李四进行 IPO 公开募股,冯七和周八潘十成为股东。各占 25% 股份。

10)潘十将 13% 股份卖给张三,并承诺以 15% 的利率回购。

好了,现在请问。经过一系列的财务安排。我们这群人一共给山贼抢走了多少钱?

搞啥忽悠,那不还是 200 元么!

二)中国被抢劫

同样道理,说到中国的经济问题。在 tianya 上,小白们反驳得最厉害的,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带来的流动性,利国利民不得不提」。

中国小白领,是很好骗的,给他一个新概念,就可以继续忽悠许多年。存款准备金和对冲流动性有关联么,完全没有。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因为外汇占款而导致失血。

人民币的含金量,要远远比美金多得多。6.5 元人民币所能买到的东西,要远远超过 1 美金。譬如说,美金其实 4:1 还差不多。

而现在美国人持着天量的美元涌入中国,要求兑换成人民币。其实就造成了中国实体财富的损失。譬如中国目前持有 3.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按 1 美元真实价值 1:4 来估算,中国人就损失了 8 万亿人民币。

如果汽油 7.79 元一升,这笔钱相当于 1 万亿升汽油。或者 10000 米高*10000 米宽*10000 米深的一个大立方。可以把珠穆朗玛峰给放进去。

钱是损失掉了,相当于中国人给美国人抢劫了 1 万亿升汽油。现在,中国央行宣布要「调控」了,要使用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金融手法,移来挪去,在中国内部进行金融分配。请问,全体中国人的实际损失是多少?

答案就在那里,不多不少。还是 1 万亿升汽油。

美国人已经拍拍屁股走路了,拿着廉价优质的中国货回去欢度耶诞节。管你在中国内部如何「调控」,美国人抢劫中国的实体财富就是 1 万亿升汽油。

三)调控的意义

当中国人被抢了 200 元,我们要想做的,应该是 1)立即关掉失血阀门,避免继续被抢劫。2)仔细观察「调控」的具体含义,看看谁是得益者谁是受害者。

对于第一点,无论政府怎样紧缩「存款准备金率」,他并没有动关键性的一点:汇率始终固定在 6.50 而没有骤升。这意味着美国人吸中国血,管道还是通的,失血依然不止。

对于第二点,当我们整个团体损失 200 元已成定局之后。再提高 21.5% 失去理智的存款准备金率,对老百姓有好处么,对中小企业有好处么,对大企业有好处么,对全中国谁有好处?

答案是,任何人均没有好处。存款准备金率的本质是「息差」。息差过大,导致借贷双方无法撮合,交易和生产均被减少。这在经济学上表示为「净损失」。

无论老百姓,中小企业,大企业,全部都是受害者。

我在《央行短视化,将导致更严重通货膨胀》一文中,说得很清楚。「提高准备金」,是一种戏法,将长期利益转换为短期利益的戏法,而且还要交手续费。

问题是,央行第一次加存准率,是在 2003 年 9 月,从 6% 的基础上往上加。迄今已有 8 年!

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讲,8 年都已经算是「长期」,也就是说,2003 年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

近期,民众明显地感觉到调控政策「抗药性」,虽然短期连出政策但物价并没有下降,市场呈现滞胀及政策失灵现象。

为什么,因为 2003 年的债要开始还了。你在 2003 年第一次加 1% 的存款准备金率,小幅地压制了 2003 年的通货膨胀率。但第一次打击了实体企业,并埋下第一颗长期恶果种子。

现在,不仅 2003 年,2004 年,2005 年…………每一年的长期债务都需要还了。在最近的八年中,民营企业日子过得一直都不好,产业准入门槛越关越小,权力对于企业的侵犯,已经到了「十大冤案不了了之」的地步。

这些都要还的。经营环境越来越糟,则实体产出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虚弱,报表越来越虚火。生活越来越苦难,不满越来越积累。

当 2011 年 6 月 15 日,央行仍在调升存款准备金率至 21.5%。说明央行仍在「牺牲长期利益,换取短期利益」。

我们并不是否认,短期内,「提高准备金率」对压制通胀有帮助。

我们只是想说「想想长期吧」。你已经打了 36 针吗啡了,你不可以再打了,强心针的累积负面效果已经很明显,手续费也高到我们付不起了。

你已经打了 36 针了,还能活么?赶快赶快戒吗啡,静补吧。

(yevon_ou@yahoo.com,2011 年 7 月 17 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