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的人占有 80% 的信用卡

第一篇数据篇

刚看到《2010 年中国信用卡市场报告》,简单地说说里面数据摘要。

1)   信用卡总交易 5.11 万亿元,笔数 24 亿笔

2)   累计发卡 2.11 亿张,人均 0.16 张

3)   活卡 13158 万张,活卡率 62.31%

4)   境内受理商户 218.3 万家,境外 85 万家

5)   国内发卡行共 86 家,其中股份制银行 16 家,城商行 69 家,境外银行 1 家

6)   银联品牌 1.22 亿张,VISA 卡 7000 万,Master 卡 4300 万,JCB 卡 600 万,AE 卡 400 万

7)   前 4 强市场总份额 58.37%,前 8 强共 80.71%

8)   卡均交易额 24619 元,卡均交易 11.37 笔

9)   各行业按交易笔数排名:超市加油类 41%,一般类 31%,宾馆餐饮类 14%,公益类 7%,房批发类 4%,新兴支付 1%

10)  各行业按交易金额排名:房批发类 39%,一般类 21%,超市加油类 17%,公益类 12%,宾馆餐饮类 9%,新兴支付 3%

注:航空机票、家电卖场,属于超市类。医院学校慈善纳税,属公益类。保险及水电煤属新兴支付。其他,属一般类。

11)  截止 2010 年底,共透支 4491.6 亿元,占授信额度 22.4%

12)  180 天以上逾期 49.66 亿元,90~180 天逾期 15.99 亿元,欺诈损失 11.788 亿元,合计 76.89 亿元。占总透支额 1.7%。

13)  欺诈损失来源:虚假申请 58.40%,伪卡 22.83%,失窃卡 5.29%,未达卡 3.86%,账户盗用 2.95%,互联网 2.75%,虚假资料 1.77%,其他 1.51%

14)  每 10000 元交易,欺诈金额 0.38 元。

15)  2005 年誉为网络支付元年,网付 161 亿元。2008 年网付突破 1000 亿。2010 年网付 11342 亿元。

16)  银行信用卡网上商城成交额 30~38 亿元。

17)  按人均卡数的城市排名

a)   北京,人均 1.15 张,卡均交易金额 6032,城镇可支配收入 87348,刷卡占收入 6.91%

b)   上海,人均 0.98 张,卡均交易金额 5253,城镇可支配收入 95900,刷卡占收入 5.48%

c)   天津,人均 0.47 张,卡均交易金额 6078,城镇可支配收入 68060,刷卡占收入 8.93%

d)   浙江,人均 0.38 张,卡均交易金额 9377,城镇可支配收入 84272,刷卡占收入 11.13%

e)   广东,人均 0.34 张,卡均交易金额 6410,城镇可支配收入 72404,刷卡占收入 8.85%

f)   福建,人均 0.30 张,卡均交易金额 9202,城镇可支配收入 66320,刷卡占收入 13.88%

g)   辽宁,人均 0.22 张,卡均交易金额 5897,城镇可支配收入 52900,刷卡占收入 11.15%

h)   江苏,人均 0.21 张,卡均交易金额 6393,城镇可支配收入 69672,刷卡占收入 9.18%

18)  信用卡热线电话客服,全年 5 亿人次。

第二篇 分析篇

这篇文章贴出了以后,遭到了以俺 LP 为首的广大无感觉妇女同志的抗议,她们要求进一步展开,数字的背后究竟都说了些什么。

好,那我们就简单归纳一下。

(一) 中国的人均信用卡,是 0.16 张。这个数字是极其低的,哪怕考虑到农村人口,都是极其极其低的。考虑到美国的水准,大约是人均 3 张,中国的信用卡渗透率,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呃,或者定量的说,还可以增长 10 倍

(二) 每张信用卡,年均刷卡 11.37 笔。怎么说来着呢,呃,如果生在英国,明天反对派就可以登报纸嘲讽了。

信用卡对中国的消费市场,渗透率真的是极底的。平均下来,每月刷卡还不到 1 笔!这是什么概念,普通人日常的生活支付,大约是每天 7~10 笔。

换言之,中国人基本不用信用卡。这一块的市场也有大幅挖掘潜力,少说可以增长 10 倍,或许可以增长 20 倍。

(三) 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单卡消费 24619 元。也就是说,平均每笔消费 2165 元左右。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又是一个不 Make Sense 的地方。我们或许都有体会,刷卡支付很多都是小额交易,包括在超市买瓶水,和在小店支付水电煤。偶尔会有的大额刷卡,吃顿饭一二千元已属贵价。

那么,全国信用卡是怎么达到「平均每笔消费 2365 元」的呢。

顺便说一声,8)和 17)是互相矛盾的。

(四) 这里还牵涉到一个数据,因为太过于离谱,以致于未被采纳。也就是「信用卡渗透率」。CUP 中国银联的分析报告,兴高采烈地和中央说,中国目前的信用卡渗透率是 32%。也就是,全社会零售总额的 32%,是由信用卡支付的。

他们有理由高兴,而且我还可以预告他们,这个数字很快会上升,很快更会突破 100%,甚至 200%,甚至 300%。

在一个人均信用卡 0.16 张,每张卡平均每月刷 0.95 笔的社会中,你认为 32% 的结算额是由信用卡完成的?你相信么,我不信。

他们是怎么算出来的呢。他们用的是卡交易额 5.11 万亿元,除以全社会零售总量 16 万亿元。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字,很快就会超过 100%。

(五) 每张卡平均刷 11.37 次。这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平时很多银行,免年费的条件,都是每年刷 5 次,刷 6 次。

作为一个高度用户,我们一直无法理解这个 5 次,6 次的个位数数字,是怎么来的。我们常常一天的刷卡就超过 20 笔。

看了中国人均卡均每年刷 11.37 笔,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

中国的信用卡事业,还真是做得成功呢。

(六) 活卡率 62.31%。这是一个轻微参考价值的数字。意味着过往几年各银行「信用卡大战」的结果。

有近 40% 的卡是死的。如果考虑新客户,可能 50% 以上的卡都是死的。

(七) 平均每张信用卡的发卡成本,大约为制卡 100 元+推广 100 元。

如果 50% 的新发卡都是死卡,那么中国信用卡的单卡开户成本,将高达 400 元/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银行业的管理水平。

(八) 截止 2010 年底,共透支 4491.6 亿元,占授信额度 22.4%

这是总透支额度,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 20%。或者这也意味着,在信贷极度紧缩的今天,信用卡的使用更普及。

(九) 总透支额 4491.6 亿元。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甚至是通篇最重要的数据。他说明了几件事情;

美国的房贷总额是 10 万亿美元,信用卡透支总额是 1 万亿美元。

按规模换算,中国的信用卡透支额,还可以增长 10 倍。

信用卡总透支额,对整个信用卡产业,都是一个性命纠管的数字。这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官方研究报告的水平低下。

对于这一个核心数字,他至少还可以展开二层。首先,这个数字要分为「吃利息的透支」和「免息期透支」。

其次,「吃利息的透支」是整个信用卡产业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各种报告还需要注明,平均利息率,平均欠款天数,平均违帐率。

中国一个数据也没有。从银监会高管,到商业银行逐级经理,谁也不懂。

4491.6 亿元的透支,放在整个金融安全的层面,也可以分析一下。相对于 20 万亿的社会总贷款,这个数字不算太大。但却是真正的消费金融。

具体分析,等秀才们来做吧

(十) 全国发卡 86 家,股份制 16 家,外资 1 家,那是:

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农业银行

交通银行

邮政储蓄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浦东发展银行

民生银行

兴业银行

广发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华夏银行

光大银行

东亚银行(外资)

(十一) 银联品牌 1.22 亿张,占 60%。

这里面水分颇大。银联标准卡从 2006 年 2 月才开始大规模推广。此后一直处于「低端卡」的状态。

高端客户,在第一轮办卡浪潮中已经瓜分掉了。在之后的办卡中,商务人士也更青睐功能更强,能在海外使用的双币卡。

银联的市场份额,更多的由于行政命令乱推,以及官僚作风敷衍而成。其典型的例子,就是办「白菜卡」,办一些额度仅只有 10 元人民币的垃圾卡。他们几乎从不会被使用。

而且这些「白菜卡」都是以套装的形式发行,一发就是 8 张一套,或者 10 张一套。银行获得了纸面上的市场份额,银联获得了纸面上的市场份额。

谁要是以为银联占中国信用卡市场的 60% 老大,并以此作为营销对策,非吃大亏不可。

(十二) 前 4 强市场总份额 58.37%,前 8 强共 80.71%。

如前所述,这个数字并不准确。譬如工商银行,他的发卡量在 2009 年急剧膨胀,一举跨国 500,1000,2000,3000W 等数个门槛。发卡量成为中国最大的信用卡银行。但实际他的卡数中,有大量 10 元额度的「白菜卡」。量虚得厉害。

顺便提一句,中国最好的信用卡公司是哪家,最强的是哪家。答案不是招商银行,而是 ICBC,而且是一强超强。具体内容不解释。

(十三) 这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信用卡究竟多少张发卡量才合适。

在中国政府的分析报告中,只有「市场份额」,只有发卡量和刷卡数。而对于银行来说,其实「利润」才是最关键的。

大并不等于强。《2010 信用卡分析报告》列出来的前八强,可能并不是市场上最强的 8 强。甚至管理一团混乱。

官方报告未对「利润」深入分析。

(十四) 根据原文第 10 条,54% 的中国信用卡交易,是没有佣金的。

读者可以将本条与(七)联系在一起看。

(十五) 根据原文第 9 条,第 10 条,房地产/批发类,每笔的刷卡金额,是平均的 10 倍。

坦白说,这个数字也不靠铺。房地产/批发类,一般每笔刷掉信用额度的 100%。难道平时我每笔刷掉 10% 额度么。

(十六) 4491 亿透支余额,有 76.89 亿难以追回。占比例 1.7%。

意味着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加成成本,大约是 4% 国债利率+1.7%=5.7%。

再加上二个点的营运成本,银行收取所有「透支金额」8% 左右的利息可以保本。

但我们缺乏一项关键性数据,「吃利息的透支」/「总透支」占比多少。

我们知道,中国信用卡统一收取 18% 的透支利息。而且还是亏本的。所以「吃利息的透支」占比会是很小,估计不到 25%。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数字。如果要分析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信用卡「发展前景」。这一块是最需要分岔深入挖掘下去的。这也是整个资本市场最关心的数据。很可惜,我们没有资料。

(十七) 信用卡业的损失中,欺诈占 1/7。

可见,个人的财务状况,才是导致坏账的最主要原因。而不是技术漏洞。

(十八) 每 10000 元交易,欺诈金额 0.38 元。

放心地使用信用卡吧。

(十九) 2010 年网付 11342 亿元。

总支付是 5.11 万亿元,网付占 20%。

(二十) 银行业网上商城,销售额微不足道。

但考虑到这块业务毛利巨大,估计超过 30%。会给银行带来近 10 亿元的利润。

而中国的信用卡产业又实在太不争气。这个行业应该带来超过 300 亿元的利润。现在的现实是,最大的一家盈利银行宣称他赚了 800 万。所以,现实的情况是,网上商城销售已成为了信用卡业的救命稻草。如浦发银行已将业务的重点,转向信用卡交叉销售和推广分期。

(二十一) 17)的数据,和之前的 2)8)是对不拢的。不知是否统计口径不同。这一栏数据没什么用,仅供参考

(二十二) 原报告写,5 亿人次客服电话,改称网络服务,可节约 2000 万元人民币。怀疑数据有误。

(二十三) 这是最后的一句话,为什么标题要写「1% 的人口占有了 80% 的信用卡」。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的民间精英,就象大石板下的小草,只要有一丝缝隙,就可以顽强地生长,尽可能地呼吸雨露与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