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仲裁者
儒是什么,儒就是等级制。
一)仲裁机制
现行的教育,对于儒教的解释,基本是误人子弟的。
儒是什么,儒就是等级制。
一个社会要维持和运行,他首先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仲裁机制」。
什么叫仲裁机制。马路口十字街头,「红绿灯」 就是仲裁机制。
建一条地铁,划一条公路,公路该如何规划,这就是仲裁机制。
张家和李家争田地,为边界争论不休。这就是仲裁机制。
甚至大一点方向说,匈奴打过来了。是战是和,该派哪一位将军出战。这也是仲裁机制。
仲裁机制可以很小,小到一个红绿灯。
也可以很大,大到一场匈奴战争,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谁说了算」。
我们研究社会科学,要穿过重重屏障之后,看到事物的内在实质。
「谁说了算」。
譬如十字路口出车祸了,我说你超速,你说我变道。双方各执责难。那就只能请警察来仲裁。
可如果我是河南省驻马店王家坝子李家村交通事故,我就对警察不放心,我会指责你这个警察收受贿赂。和对方司机是本家本宗。
这样情况下,我就要上告到交警大队市总局。可见,「总局」 是一个更高的仲裁机构。
如果总局还是腐败的,我就要告到省里。省里还是腐败的,就有人上京告御状。
你仔细想一想,这条 「仲裁指示链」 是极其漫长的。一直指向北京的某一个办公室。
这还仅仅是交通纠纷最简单的情况。更复杂的呢,譬如兴建一条铁路,一个工厂,厦门环抱的 PX 项目还上不上,民众反抗怎么办。
这些大型的,复杂的项目,该如何拍板。如何决策,构成了整个社会最最底层的根基。
二)决策树
一个社会,没有 「仲裁机制」 可不行。
最简单的,譬如 7 世纪的贝都因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法纪。全部的社会关系,就是沙漠中的抢劫和强盗。
罗马帝国崩溃了以后,英国经历了漫长的无政府秩序。当时的抢劫和杀人到了如此混乱的地步。以至于每一个人上街,都自觉的靠左走。
因为右手剑可以更方便地挥出来。
这也就是今天英联邦左向行驶的原因。
我们知道,「秩序」 对于一个社会是必不可少之物。再坏的秩序,也比没有秩序好。
所以,问题就回到了 「仲裁机制」。一个社会,应该如何决策,如何运作,如何不自相矛盾。
中国人给出的答案,是皇帝。
皇帝是一个人,是君宪,是金口玉言。皇帝的作用,皇帝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就是 「最终决策者」。
中华文明二千年,在整个漫长的政治伦理中,皇帝的政治作用,就是 「最终决策者」。
好比你山上要修一个水坝。是应该修在牛头山,还是羊头山。
这件事其实没什么好争议的。因为争议不出一个结果。各有利弊。即使有差异,也很细微。
修在牛头山,则淹羊家村。修在羊头山,则淹牛家村。
你让县官如何决断。
好了,现在县官决定修在牛头山。过了二年,下场春雨,把羊家村淹了。
羊家的人不干了。去打官司,说你是贪官,是你是昏官。
知府如果偏袒你。则争论还可以升级。最终升级成庙堂里河南帮和山东帮的纠纷。
请问如何解决。
答案是,皇帝说了算。
皇帝说河南,就是河南帮有理。这件事就是终审了。再没有回旋的余地。
皇帝并不需要回答正确的答案,更不需要智慧计算精算聪明灵巧机智选出最有效率的答案。皇帝只需要一个 「答案」。
皇帝只需要一个 「Yes/No」,就够了。答案对不对并不重要。
为什么,因为真正重要的,是 「争议仲裁机制」。
匈奴人打过来了,是战还是和。
是战还是和,并不重要。这事能在朝堂庙算上引起争议,本身就说明战和利益相差不大。在 51% 和 49% 之间。
如果是 60% 和 40% 的利益,庙堂上那些宰相们都是人精。不用递交陛下分辨的。
但正是因为 51% 和 49% 的精微区别,所以二派大臣才争论不休。
这个时候,皇帝的主要作用,是 「停止纷争」。
不论有利有弊,总之皇帝说了,就是终审,就是金口玉言。然后大家赶快认真执行吧。
「终止纷争」,是远远比精微计算更重要的事。
因为无论是战是和,中国民族都是赢家。匈奴都打不过我们。
最怕的是,「战和」 之间犹豫不定。二派人马吵得不可开价。整个组织陷于瘫痪,然后什么事也不做。眼睁睁看着金兵过黄河。
要是再遇上庙堂内战,四分五裂,就死得更惨了。
中国每一次大型王朝崩溃,都分裂成四五个军阀,然后互相攻战吞食不休。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
只要有一道 「最终仲裁者」,譬如老皇帝的遗诏,则秩序就会恢复。可惜的是,为了争当这个差异不大的皇帝,几派军阀却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三)神谕
古文明七大奇迹之中,有一个是希腊德尔斐神庙的 Oracle,中文翻译为 「神谕」。
Oracle 的意思,是每逢有军国大事。族长就去神庙里拜祭,过一阵子神像嘴里会吐一张纸,这就是 「神谕」。
很多人会觉得搞笑,尤其是受马列主义教育的小白。军国大事,岂可听信于神。
但事实上,这却是一种挺不错的制度。
因为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 「最终仲裁者」。
甚至有一个说法,人类的全部政治文明,都可以交给宰相去做。而君王的有且仅有唯一权利,就是 「更换宰相」。[1]
一个社会的全部事务,都可以交给宰相去做。而 A 相和 B 相,其实能力也相差不大。
真正致命的,是 「应该选 A 相上位,还是 B 相上位」。为了这件事,可以流无数的血,死无数的人。
为了解决这个 「最终争议」。我们需要一个君王。君王的智慧不重要。是聪明人还是白痴也不重要。哪怕君王偷偷躲在帐篷里扔硬币也不重要。
君王的作用,是站出来无可争议地说一句:「A 相」。然后就执政四年。
从这个角度讲,皇帝和 「神谕」 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无可争议地作一个 「最终裁决」。
想要延伸阅读的,可以自己去搜 「教皇无过论」。
而现代民主制度,其实和我们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帝制毫无区别。也是 「无可争议」 地任命一位宰相,并且执政四年。只不过现在大义的名分,叫做 「美国大选」。
四)一神论
在阿越的《新宋》中,他写了北宋神宗朝一场著名的争论。
当时,一些当世大儒,为了 「忠君」 的概念,起了巨大的争执。
有一派大臣认为,所谓 「忠君」,忠的是祖宗之法,忠的是江山社稷。所以先皇定下来的规矩太祖遗训要遵守。
而另一派大臣认为,「忠君」 忠的就是现任皇帝。现皇帝说什么都可以,无法无天,想做什么都可以。
按照现代人的看法,肯定认为第二派人不对。「祖宗之法」 相当于宪法,社稷重于君。
皇帝怎么可以不尊重社稷,无视祖宗规矩,无法无天呢?
可是在实际的争论中,几乎所有理论界的大佬,程颢程颐,全都是支持后一派的观点,「皇帝独尊」。
因为皇帝真正的角色,是 「最终裁决者」。
如果一件事,譬如匈奴内附,异族封王。皇帝准备做了,而大臣跳出来说:「祖宗没有这个规矩」。
或者 「祖宗的脸面不能丢」,「不能对金国称臣」。
请问,这个时候,整个庙堂,应该如何决策。「决策仲裁流程」,应该怎么走。
你如果说有 「祖宗之法」,那么祖宗之法应该由谁来解释,由谁来执行。司法权,执法权,在谁的手里?
这会引发一连串的问题。对于 「祖宗之法」 的解释,到哪一层面,由谁来解释。这是说不清,道不清的问题。
如果允许 「祖宗之法」 的存在,就会在庙堂上引发混乱,引发争议。从而使得皇帝这个 「最终裁决者」 不再存在。
所以,从理论上,「君主制」 必然是皇帝说了算。任何祖宗都不算的。
我们看演艺小说,常常慨叹于皇帝的冷血残暴。皇帝是没有朋友的。
一个皇帝,哪怕他打江山的时候,倚靠一群小兄弟,义薄云天。一定他坐上了皇帝的位置,他也是没有手足之情。不杀光 「杯酒释兵权」 已经很客气了。
为什么。因为皇帝容不得人情。
一个皇帝,假如你有 「手足之情」。你必须考虑结拜兄弟的感情,甚至采纳他的意见。
那么,你就不再是 「最终裁决者」。
任何受限制的权利,都不是 「最终裁决者」。从而会引发整个社会的 「争议冲裁流程」 的大混乱。
其结果,要么就是另外一场战争,要么就是暗杀。
任何一个社会,要存在,要运作,要不自相矛盾,那么,他就需要一整套 「运作规则」。
今天,我们花费了巨大的篇幅,介绍中国人的统治规律,那就是帝制。
此外,西方人还有一套秩序规则。哦,应该是二套。
总体而言,能留给你选择的 「社会规则」 并不多。掰来掰去就这么几种。
每一种社会秩序对应一种宗教。
一种社会规则定下了。然后才有相对应的宗教。譬如儒教就教育人们 「忠君,爱国」。基督教就教育人们 「平等,自由」。绿教就教导人们 「信仰,圣战」。
秩序为最底层,宗教覆盖其上,然后才是社会伦理,道德,风尚与习俗。
第一卷为基础。
然后我们会详细展开。
(yevon_ou@163.com,2015 年 7 月 28 日午)
[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本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