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失业」之根源

在古典经济学中,是不存在「失业」问题的。失业问题之根源,在于「财富效应」失灵。

1)就业

失业无疑已经成为 21CN 的一个大问题。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在于有一个朋友问我,房产多头鼓吹城市化。在未来 20 年中,上海可能成长成为 3000~4000W 人口的巨型城市。平均每年有近 50W 人口进城。

好的,前景是很美妙。那么有什么样的职位,可以容纳 3000~4000W 劳动人口呢。什么样的行业,可以创造如此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还都要是高薪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很简单,根本不需要「就业」

2)生产力

现在,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失业」的根源。失业的原因,在于工作岗位不足。工作岗位不足,在于工厂不足。

工厂不足,在于订单不足;订单不足,在于消费者不足。

消费者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内需」疲软。于是很多半瓶水的经济专家就开出药方了,包括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等等。

但我们要说的是,这些计划是注定要失败的。至少也是南辕北辙的。「就业」岗位是不可平空被创造的。所有这一些刺激计划,最终头来都是瞎折腾。

在反驳的朋友发言之前,我先反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现在 P.R.CHINA 的生产力增加五倍,其他的所有元素不变,会发生什么情况?

答案是,「就业」岗位会缩减到现在的 1/5。

人类的整个历史,就是「生产力」不断增长的一个历史。以 1850 年为分界线,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产生,逐渐超过了消费。此趋势此后越来越明显,到公元 2000 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头疼「内需」不足。

人类的物质,分为「生产— 消费」二个阶段。你要问我们制造了多少财富。得从工厂生产出来,运到消费者手中,再被消费者消费掉。

这样,消费者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和快乐,整个国家国民福祉上升。

在现代社会上,「生产」与「消费中」,绝大多数时刻消费是瓶颈。

就好比我们每户家庭都只能使用一台洗衣机。即使商家挖空了心思让我们「更新换代」,最多也不过三四年换一台洗衣机。

无论商家多么地绞尽脑汁给我们提供「多功能」洗衣机。从甩干,到烘干,到紫外线杀菌,到变频再到超薄,我们使用的,始终还是一台具备洗衣功能的洗衣机。

那么,如果洗衣机工厂的流水线功率提高 5 倍,则唯一的下场,就是五分之四的工厂关闭,五分之四的工人「下岗」,4/5 的就业岗位流失。

3)不变量

我们研究宏观经济,有一个「不变量」。这个不变量就是我们的「消费」总额。

在日本,西欧等国。社会总消费已经很多年恒固不变了。现在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已经有了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汽车和洋房。除非技术革新,人们才需要买一些「新玩艺」,比如互联网的革命,大伙都去买了一个 ADSL。

中国随着城镇化和「90 后」人口的改变,总消费仍有 5~7% 的增长。但在数月或者一个财政年的较短期,仍可认为是「不变」的。

当社会总消费恒定「不变」的时候,「就业」岗位是无法被创造的。因为总生产=人口*人均生产。

当生产力,也就是「人均生产」越来越高的时候。随着工厂大规模用机器人,取代普通工人。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会越来越少。

生产力的逐步向上,是无法遏止的。也就是说,在一切情况不变的情形下,整个社会依然是倾向「减少」劳动力。

就业岗位不仅无法「增加」,甚至都无法「维持」。长远看,人类的生产力如果增长 100 万倍,那整个上海市只需要 5 个工人就够了。

那就是你和我,每天上班去按一下电钮就可以了。剩下的事,就交给机器人做。

4)悲观

讲到这里,无法让人不产生悲观的情绪。似乎资本主义发展必将是黑暗的。工人永远失业,就业岗位越来越少,无产阶级陷入贫困化…………

恩,这样就讲到了本篇的重点。古典经济学是高度自洽,完美的。遵循古典经济学行事,只会让生活更美好。无论你做任何合规之事,你只会越来越富裕,而不会悲惨。

那么,哪里出了问题?

问题在于,「财富效应」,在这里发生了失灵。

古典经济学,是高度讲究「边际效应递减」的。你吃一个苹果很饱,吃二个就有点腻了,吃三个就想和梨农交换一个梨子。

所以在古典经济学中,任何事都不会发生到「极致」。石油的价格贵了,对石油的使用就会减少,能源使用更节约,乃至象 1973 年美国人一样完全不出门。

在失业的问题上,古典经济学是这样解释的。

「财富对人类的边际效用递减」。当你赚第一个 100W 时,你觉得很激动。几乎挖空心思赚钱。但当你赚 500W 的时候,对 3W,5W 的小钱就看得不是那么重。

如果你有了 1000W 的时候,你就根本不会去上班。拼死拼活每月赚 3000 元的工资。还要看老板的脸色,还要每天奔波在上下班的路上。你早该去 Carribean 享受人生。不,甚至当你赚满第一个 300W 够你一辈子花的时候,你就应该毅然辞职,去享受最大化的人生了。

古典经济学对「失业」的解释。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生产力赶走劳动职位」的事。

因为生产力越高,工资越高。人类就很容易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凑足财富。比如 35 岁就可以提前退休。

然后,在古典经济学中「财富效应递减」。你觉得赚了 300W 了,再继续拿 3000 元的工资也没什么意思。你就会辞职。把工作岗位留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同事。

在古典经济学中,「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社会景象,不会是大量工人劳动失业。不会是游荡的失业大军。不会是煤矿边贫穷寒冷的母女俩。

在古典经济学中,「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后果。应该是工作岗位很少,只有 20%。但每一个人工作的时间更短,可能只有 3~5 年。

比如洗衣机工业的生产力增加五倍。则每一个工人每小时可以生产 1000 台洗衣机。他上班的时候,工资是 100,000/月。而不上班的时候,工资为 0。

而古典经济学对「失业」的解释。任何一个人拿了 10 万月薪,都不会傻乎乎地干到 65 岁退休,白发苍苍再去享受人生。他会拿 100,000/月拿五年工资,凑够了一辈子的开销 30 岁就退休。

然后把职位留给下一个工人,下一个工人干 30~35 岁,再下一个工人干 35~40 岁。这样分成五个工人各干五年。大家还是分享了工作岗位,和「生产力」发展的优果。

5)现实

毫无疑问,以上模型是不符合现实情形的。

现实中的情况呢,「财富效应」对人类几乎是无效的。无论这个人有 100W,300W,500W 的财产,我们看不到他的上班欲望有任何减散。对财富的渴望也没有任何的削减。

无论一个人有 500W 的资产,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在 5000 元月薪的公司打工,上班还坐 2 元钱的公交,有时还不是空调车。

更糟糕的是,哪怕那些身家亿万的老板,也丝毫没有「停止工作」的意图。他们的智慧和实力尤其厉害,他们一赚,就相当于你好几十年的收入。

造成这些现象的,有深刻的政治和文化根源。平心而论,就我本人而言,也是相信「劳动越多越光荣」。

我们信奉劳动光荣,劳动是对社会的贡献。无论财富的多少,也不要侵蚀勤俭勤恳的本质。

我们相信,劳动是与生俱来的权力和义务。我们相信,劳动者最高贵,地主是可耻的。

每个人都在最勤奋地劳动,于是…………就业岗位不够用了。

6)贫富分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我 D 整天高呼着「劳动者最光荣」,所以制造出了贫富分化。

在正统经济学中,是不存在「贫富分化」的。

因为富裕者赚钱的欲望低,贫穷者赚钱的欲望高。所以贫穷者就会更努力地工作,而富裕者较少工作倾向,宁愿去消费和渡假。

这样,「贫富差距」就会渐渐缩小。市场自然会作出调整。

而在当今我们这个社会中,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富裕的人继续工作,「财富效应」彻底失效。

富裕的人群,比穷人更聪明,更有资源。他们努力工作的后果,就是「贫富差距」近一步拉大。

这已经完全不是经济因素,而纯粹是文化和政治因素。富裕的人群工作,追逐更多的金钱对他们生活毫无意义;身心疲惫,仅仅是向政府和周围的人群证明,「我是劳动者,是高尚人」。

我们是因为政治和文化的原因,逼迫着富裕者不消费,多劳动。陕西西安曾有一桌酒宴吃掉 36W 元钱,全国哗然,仇富嘴脸跃然纸上。人家花自己的钱,你多干涉干什么,还让酒家赚到了钱。政治与文化干预的结果,就是富人依然「努力」劳动,劳动太多而奢侈太少。

不要怪贫富分化,那是你骂出来的。

在欧美很多国家,人们倾向及时行乐。年轻人往往赚了三个月的工资,不想着存钱和投资股票,却急着买酒,狂欢,周游世界。

欧美很多年轻人,到了三十几岁,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却醉心去从事什么「艺术」,在绘画,音乐,Art 上面虚掷人生。在中国人看来,这纯粹就是浪费生命、脑子有病。

但是,只要赚够最低基本的钱,就开始「消费」。却把工作「岗位」留给了别人。

本人无意辩论该种生活方式的是非与错,我只是提供另一种看待问题的思路。

7)农民进城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来讨论一下 4000W 人口进城,提供就业岗位的问题。

我们的答案是,根本不需要「就业岗位」。4000W 人的劳动大军太庞大了,提供 1000W 人口的就业岗位差不多了。

如果 4000W 人全部都是青壮劳动力,那这个生产力太庞大了。庞大到填满我们每一处需求。哪怕加上外需也用不掉。

但是,只提供 1000W 就业岗位的话,就差不多了。然后一个人养活三个人,家里面就丈夫上班,而养活了母亲,妻子,孩子,三个全职不上班的人口。

那这 1000W 人口的就业岗位哪里来呢。仅仅是 4000W 人群之间的相互「服务」,就需要差不多 1000W 个人的就业岗位。比如一个新型的城镇,你总是需要温州,消防员,邮递员,开餐馆的,卖服装的,超市,汽车 4S,网吧,运输司机,清洁工,卖保险的…………

如果把上海看作一座大型孤岛的话,或许仅仅是粮食需要进口的,其他全部可以自给自足了吧。

这里面,就只有 1000W 人是在干活的。其他 3000W 人全是靠劳动者养活的。未来生产力如果再发展了,或许就只有 800W 人口是干活的。其他 3200W 人靠劳动者养活。

8)未来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发展到未来,会成什么样子呢。

可以肯定的一点,生产力会继续发展。未来生产 2000W 台洗衣机,绝对用不了 20W 个产业工人。

创造人类现有的财富,所需要的人力会越来越少。「就业」岗位会越来越少。以致于「找工作」成为无法克服的顽疾。

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怎么演变呢。

在我们上节的例子中,我们举例为 1 个人养活 3 个人。

我相信,在我们未来的社会中,会演变成 1 个人养 9 个人。也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儿子,女儿,配偶,保姆…………全都靠你一个人养活。全家人都不上班,只靠你一个人工资。

因为社会已经如此发展,既不需要,也无可能提供如此多的就业岗位。而每一个岗位的工资却很高。

你可能拿 150,000/月的工资,然后平分给你的 10 个亲人用。

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把人群分归为「生产者」和「分配者」二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生产者」了。「生产者」的人数将不断减少,生产者和分配者的比例将不断增加。

政府不应该将精力投放在增加「就业岗位」之上。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且行政手段只能得逞于一时,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顺势而为,才可以庖丁解牛。

在未来社会中,我们只有二种方法解决就业问题。

1)反对「劳动者最光荣」。鼓励尽早退休,尽早把就业职位让给他人。鼓励 35 岁退休。

2)增加「劳动者」的血缘亲属,让他有意愿抚养更多的人。

(yevon_ou@yahoo.com,2010 年 1 月 3 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