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之前,我写《中国急需减息》的时候,有一个网友回了一份贴。说弗里德曼的观点,任何纸币,其天然和理想的利率,必然是 0%。
这个原理我一直没想清。关于货币的原理,苦苦思索了很久。前些日,某天突然被雷劈中,灵感显现,把这想通了。
一)前言
真正科学的「货币原理」,和中国教科书相差甚远。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不妨从头讲起。
在我去年的一篇《中国急需减息》中,提到了一个观点。
所谓的利率,是「供求平衡」双方达到一致所形成的。好比有 100 亿的储蓄资金,有 100 亿的贷款需求,双方的储贷平衡点是 4%,则市场上的利率就是 4%。
但在中国,情况有些不同。
因为有一群的白痴,在那里声嘶力竭地喊,「加息,加息」。要给老百姓更多的回报。
俺这就奇怪了,幸福生活,是说喊喊,喊二声央行就能来的么。
假如市场的均衡利率是 4%,而央行非得把利率加到 6%,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情况是,原先 200 个人,现在只有 80 亿的贷款需求,却有 120 亿的储蓄用户。
存贷不平衡了。
这样,120 亿储户的利息回报,从哪里取得呢?
其唯一的结果,是 80 亿贷款者之外,「再由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印付 40 亿的利息」。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纸币过多」,会造成 40/200=2% 的通货膨胀。
所以名义上是 6% 的储蓄回报,但其实是 6%=4%(真实回报)+2%(通货膨胀)。
更添损耗。
但那篇贴子发上去以后,有一个网友引录了一段回贴,「弗里德曼认为均衡回报应该永恒为 0%」。
也就是说,我前文中假设的,4% 平衡回报是不对的。这个数字应该「永恒」为 0%。
在通货膨胀下,则是 2%=0%(真实回报)+2%(通货膨胀)
这无疑让我大惑不解。为什么储蓄的投资回报为 0%,甚至永恒为 0% 呢。
至少以我们从小到大,中国人的教科书指明,「储蓄,是分享实业回报的一种方式」。
我们认为存款会有利息,是因为这一部分存款,去分享了实业的经营。是让国家「集中小钱做大事」,筑起了三峡大坝,钢厂电厂。
所以我们也能由中分享利息。
但现在弗里德曼跟我们说,储蓄,在任何时候都是没有收益的。
真实利率永恒为 0,未能分享实体经济的任何收益,岂不怪哉?
二)意解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一直到不久之前,被雷劈中,豁然开朗,一下子把这问题想通了。
相信很多人都上 taobao.com。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网站,叫「全球借贷网」。
全世界所有的人口,全部都连上这个网站。
而且全世界所有的信誉,全部透明。一个人现在从事的职业,未来的收入,未来全部的支出,其信息都是真实透明的。(信息完全)
这个时候,假如我现年 30 岁,未来还有卅年 200w 元的收入。而我急需融资一笔 10w 元的费用,来买一辆车。我需要支付多少利息?
答案是 0%。或者说 0.0000000000001%。
为什么呢,因为现金永不毁灭。
全世界如果有 10000 亿现金,那肯定存在于一些网友手中。不在你的手中,也在他的手中。
如果所有人都联到 taobao.com,那我可以无成本地接触到「现金拥有人」。
如果所有信用都是透明的,那么所有「现金拥有人」,都愿意无限地借钱给我。
如果 taobao.com 这类网站存在,可以无成本地接触到全世界所有人。
那么现金的出借率,必然是利息 0%。而且可以无限地,无数次地筹借。
引用弗里德曼的原话:「由于纸币对持有人是没有任何裨益的,他们除了出借之外,没有任何用途。」
好比我们的本位币,如果不是纸币,而是「水牛」。
那么这套逻辑,就有一点修正了。因为水牛持在手里,可以耕地,可以背货,对业主是有益的。
哪怕 taobao.com 可以联系到全球所有人,别人也不一定愿意把水牛出借给你,人家大可以自己耕地。这样情况下,「真实利率」就不是 0% 了。
而如今我们的本位币,是纸币。
RMB 这种花花绿绿的东西,是完全没有任何用途的。糊墙么,垫桌脚么?
人们持有 RMB 的唯一最佳用途,就是把他存进银行里。
别说我们现在的 ICBC 还给你 0.72% 活期利息。哪怕你想想,银行提供给你的电子划帐业务,保管,ATM 机,无伪钞等功能。
别说现在给你 0.72% 活期利息,哪怕 0% 利息,哪怕-0.01% 利息,人们为了存储方便,也是会把纸币存进银行去的。
弗里德曼尖锐地指出,因为「纸币对持有人,没有任何实际用途」。所以银行就必然能以 0% 的利率,无限制地问持有人吸取存款。
因为供给方是「无限的,持续地,0%」。所以利率博奕的均衡结果,供给无限需求有限,其最终结果必然是「真实利率 0%」。
这就是弗里德曼方程的解。
如果中央银行放手不干预货币市场,自然经济下,存款利率 0%。贷款利率呢,贷款利率银行要收小额的行政费用,以及风险补偿。
结论就是天然「存款利率 0%,贷款利率 2%」。
请抄下这段话,这真是货币市场石破天惊的一个结论。
三)投资
「存款 0%,贷款 2%」这真是石破天惊的一个结论。现在我们可以很有趣地,阐述他一些意外推论。
首先,储蓄的回报恒为 0%。现在我们定期存款,利率是 4.14%。但其实这是一个幻相。
因为十万万国民的储蓄意愿,只要给他们 0.72% 就愿意放银行了。哪怕一分一厘,老爷爷老太太也急着排队吃利息。
而中央政府,硬要把储蓄回报率,扯到 4.14% 以上。这就牵涉到《中国急需减息》一文中,提到的中央银行印钞机的问题。
换言之,这 4.14% 回报,并不是工商业给予的「实业分成」。而是由央行货币创造,印钞机里流出来的。这样的 4.14%,会让中国额外增加 4% 的通货膨胀。储蓄其实仍然是零回报。
其次,债券的回报也是 0%。
债券的情况,比储蓄稍好一点。因为储蓄几乎是人人都愿意,不假思索 0.72% 就把钱大把大把往银行里扔。
而债券,理论上并不是十万万国民,都愿意买的。
因为老百姓金融知识不完全,债券销售渠道也不通畅,类似于 taobao.com 上,融资触角不能达到 100% 的人群,或许仅仅是 80% 的人群。
这样情况下,会产生「领先优势」,好比买到黄牛票的人,总是比别人更加优惠。但这也是有限的,按我们目前的实际市场价格,国债比储蓄,回报率仅高不到 0.2%。
如果国债非常非常地普及,而且全体中国人,都能容易地网上购买。则「供应无限,且 0%」,就会急速地把国债回报率拉下,直至 0%。
其三,房地产的回报率是 2%。
货币回报恒为 0%。关于房地产的回报就很好计算了。
长久以来,一直有人写文章,关于房价和一年期定期的关系。
他们的观点是,100w 的房子,一年收租大约仅 24000 元,回报率 2.4%。而同样 100w 存银行,可以获得 41400 元,结论是「买房子不如存银行」。
现在简单了,存银行利率恒为 0%。
这样一来,买房与储蓄的比较,就非常清晰了。买房,大约每年可以获得 2% 的回报。而储蓄,是 0%。
房地产的真实回报,关键看租金与折旧。好比每年 2%,那看你在 50 年之内,能否收回成本。而且 50 年之中,房屋会产生多少折旧。
房地产 70 年问题,始终是一个讨论不的清话题。但显然「房+地」要拆开来看,土地是不折旧的。房地产折旧,取 1% 比较适宜。则房地产每年的真实回报,是 1.5%。
艺术品的回报,是 0%。
因为艺术品,是不产生任何「租金」的。甚至还要支付一定保养费。所以艺术品的回报,是-0.5%~0%。
股票的回报,是-3%。
股票和房地产类似,其真实回报,就是每年的「租金」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股票是要提折旧的。绝大多数的股票,其分红并不能覆盖本金。
也就是说,直到这家公司破产之前,你的红利也无法将股价拿回来。以一家公司 35 年破产为例,股票的回报是-3%。
四)最后的结语
本节最重要;「真实利率 0%」,推出了一个我们不敢相信的,哲学与社会学上都非常重要的结论:「投资回报永恒为 0%」。
说到投资回报,很多人眼前都会亮出一幅金光闪闪的照片,理财顾问吹嘘的 8~12% 回报。每年退休金和第一个百万富翁。股票、基金、债券、权证、外汇、期货、商品、黄金、房地产、艺术品、PE 私人股权……………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得出来一个重要推论,就是「投资的回报,必然恒为 0」
因为你要想到,投资究竟是什么。
股票基金债券权证外汇期货商品黄金房地产艺术品……… 万变不离其宗。投资归根到底,就是「拿了现金扔出去」。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严格论证了,「现金」的回报,就是 0%。无论你投任何一项产品,你都是投出现金。既然「真实利率」为 0,那剩下的,就是眼光与风险溢价了。
也就是说,「投资」并不能让你致富。其回报,永恒为 0。我们这个社会,不存在食利者。
这社会提高阶层的,就只有实业,与高抛低吸。
(yevon_ou@yahoo.com,2008 年 8 月 17 日晚,货币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