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结构

迄今为止,中国教科书上,关于「通货膨胀」的描述,还是完全错误的。

所谓通货膨胀,其实是二个概念:

— 滥发纸币,称之为「通货」

— 物资短缺,称之为「膨胀」

二者只居其一,就可导致「物资/货币」的不平衡,从而导致物价上涨。

1)通货与膨胀

所谓通货膨胀,其实是二个概念。滥发纸币,称之为通货。物资短缺,称之为膨胀。这二种现象完全不同,完全不可混为一谈。否则必将谬之千里,从而导致现实世界判断错误。

举个例子,被誉为「中国最愚蠢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就总是在通货与膨胀上面犯错误。作为发改委一个下属机构,决策部门整天看到的分析报告,总是「中国五百六十个行业,全面产能过剩,没有一个供不应求的部门」。

产能过剩,供大大于求,那该怎么办?发改委告诉我们价格要跌,国储局依言照办。于是在「铜期货」上面输得损手烂脚,被外资大行宰得如雏稚羊轱。

国储局怎么也想不明白,「产能过剩」物资过多,那应该价格下跌才是。国储局从铜价 $3300 美金时开始做空铜期货,自以为胜券在握,斗战泡沫。可现实世界,是国储局大错特错,今天的铜价,早已超过 $7500 美金。

国储局的错误,就因为他们没有搞清「通货」与「膨胀」的区别。

物资过多,称之为「膨胀」,物资过少,称之为「紧缩」。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供大于求、产能过多、是大方向基本没错。

供过于求,则必然物价下跌。这句话说得没错,也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但将其直接引伸为「价格下跌」,则未免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因为你所做的计量标准,并不是一般等价物。好比我们可以说,「棉花/黄金」上涨,「棉花/黄金」下跌。用黄金作计量标准,供大于求,供小于求,供求关系的倾斜是十分明显的。

但如果我们用人民币作计量标准,如「铜/人民币」,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因为人民币本身,并不是一般等价物。其价值,随着政府滥发纸币,是会不断被稀释,不断缩水的。

在过去的四年之中,人民币大约被稀释了 300%,相应的,物价也应该上涨 300%。扣除生产力本身的发展系数,还应该有 200% 左右的总体物价上涨。发改委次次都预测错误,总以为产能过剩,而物价却一涨再涨,其道理,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通货」与「膨胀」的区别。迄今为止,中国教科书,关于通货膨胀的描述仍然是错误的。

2)滞涨

搞清楚了「通货」与「膨胀」这二个概念,我们也就不难解释,教科书上一再宣扬,得意洋洋,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在 70 年代,无法解决「滞涨」问题。

所谓「滞涨」,是指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产能十分过剩,再不需要新厂新工人。而另一方面,物价却不断上涨。中国教科书将其归结为「高失业与高通涨」,并指是资本主义死穴。

而事实情况,却十分容易解释。经济有快有慢,一会产能不足,一会产能过剩,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所谓「膨胀」与「紧缩」交替出现。

而无论你是膨胀还是紧缩,「只要我滥发纸币,物价总是涨的!」

70 年代资本主义滞涨现象,其实解释十分简单,就是政府滥发纸币。如果碰巧在一个膨胀的时期滥发纸币,就会导致「产能过剩」和「物价上涨」二者同时并存的奇观景象。

供求关系和房价物价有什么联系么?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因为一个大型有序的帝国,其产能安排,已经十分深思熟虑,无论过剩还是不足,通常相差,不会超过 1~2% 个百分点,对物价的影响,只是个位数的涨落。

弗莱德曼说得好,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纸币膨胀。这个世界真正让人担心的,不是物资财富房屋的空置数量,而是纸币的增长速度。

因为我们深刻地知道,无论我们生产力发展得多高。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机器,能快得过印钞机!

3)结构

滥发纸币,称之为「通货」,物资不足,称之为「膨胀」。这二种现象完全不同,万万不可混为一谈。虽然其有共同的效果点,就是物价上涨。但仔细分析,在微观结构,二者在结构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生产性是占主导因素的。也就是说,除非发生很大的「战争」或者「自然灾害」,否则一般物资总是自然增长,生产力总是越来越多的。

比较可数的物资短缺,发生严重「膨胀」的年代,在历史上大概有二次,就是 1945 年的日本与 1918 年的德国。

1945 年的日本,因为战争的摧毁,工厂土地桥梁一片废墟,民用经济几乎完全崩溃。战后的日本,即使持有日元,也买不到任何食品,从而发生了现代史上第一次比较典型的「膨胀」供不应求现象。

在这样的「膨胀」情况下,由于社会物资大量减少,人民首要的任务是填饱肚子。所以,「馒头」成了最宝贵的资产。而相反的,一些高贵的,高档的,如房子,汽车,乃至文物书画,就被排在了次要位置。等生存需要满足了以后再说。

在「膨胀」情况下,虽然发生了普遍的物价上涨。但如果我们考虑微观结构,就会发现不同产品间的结构性差异。总的来说,「基本型」馒头米饭的价格上涨,而「奢侈型」书画古董价格上涨缓慢。即时消费品价格上涨迅速,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缓慢。

而另一种情况,是 2005 年的中国。

2005 年的中国,分析经济运行轨律,大致上则离不开了「通货」二字,在一个 M2 货币供应量以每年 30% 速度递增的国度里,任何指望持币现金的,都是愚蠢的想法。

2005 年的中国,因为是「通货」,也就是说,在实体经济中,物资并没有减少,无论大米钢铁棉花,都没有经过战争的消耗,物资充足,百姓生活无虞。

在一个「通货」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则是耐用消费品涨得快,一般消费品涨得慢。因为我吃一碗饭就已经饱了,二碗三碗,只是徒白折磨自己的胃。而如果闲钱增多,则会倾向于一些较长期的买断品,或者古董字画等艺术珍藏品。

结构的第二个效应,则是分配效应。

很多人都在抱怨,说房价上涨了,而老百姓手里的钱并没有增加。反正「没钱」是硬道理,只要平民手中没钱,任你如何忽悠,房价还是买撑不起的。

这句话也是无声的悲哀,因为纸币增加了,就总是在某人手里的。

这就是结构的第二个效应,分配效应。好比政府新印了 10 万亿新钞,M2 货币总量增加一倍。

但是这新印的 10 万亿新钞,并不是平均分配给十万万国民的。而是大致成一个圈子。

圈子的最内核,是政府本身。各项开支又有了着落,历年亏空也有得补了。政府大楼也可以修一修了,花园与广场。顺便再买几辆豪华高档车,公务员也可以加几次薪了,当然出国考察和公费报销更不能少了……

圈子的第二层,是政府周遍的辅助人员。好比政府有钱要修大楼了,和政府关系好的建筑工头,自然财源滚滚。如果政府要修广场花园了,土木工程,这可是腐败的多发地。政府要买车,有车商中介人回扣。政府官员要出国考察,自然有经纪人地接联系。退一万步讲,即使政府公务员公仆手头宽松,专做政府官员生意的酒店食楼,也会大旺特旺…….

圈子的第三层,是「服务于这些服务于政府的人」,好比专做包工头生意,专做暴发户生意,专卖 XO 洋酒之类的等等……

圈子的第四层,是「服务于服务于这些服务于政府的人」……

随着政府为第一圈圈内核心,层层扩展开来。虽然你可能是一介小民,山野村夫,无权接触到公职官员们的生意。但这个世界上,的确是有人因为政府新发新印的纸币而富裕。因为而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有钱人一批批冒出来的,视离服务政府的距离而定。

我们只关心 M2 总量,钱一旦被印刷出来,就必然在某个人的手上,不是张三,就是李四。购买力永不匮乏。

如果很不幸地,不是在你手上的话。

(yevon_ou@yahoo.com,2006 年 8 月 7 日晚)